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一行8月15日至17日訪華,這是川普總統執政以來訪華的首個高級軍事代表團,雙方簽署《中美兩軍聯合參謀部對話機制框架文件》。

博客來網路書局

今次鄧福德訪華,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展開軍人式的對抗和接觸。軍人更願意直接地解決一些矛盾分歧。這是必然的,因為兩國在結構上、機制上和傳統安全領域中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直接的對話目前是中美兩軍交流常態的表現。雖然不可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雙方都要有各自的關切。比如在南海問題上,美國要堅持自由巡航,會不斷派艦隊到這一區域活動。中國要建設海上強國,要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雙方都不可能做出妥協後退。

在這種背景下,雙方就需要通過對話等途徑,最終摒棄零和遊戲,形成共用意識。現在,中美在經濟方面已經共用,但是在安全方面,美國可能感覺到大陸威脅其舊有勢力範圍,所以不太願意跟大陸合作,包括在南海地區聯合巡航。

其實,中美兩國建交後首先進行的聯合軍事演習就是在南海。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派出軍艦和中國海軍的軍艦在南海進行「航行通過」演習。但今天,美國不再願意與中國在南海進行此類博客來書局網路書店的聯合軍事演習。原因很簡單,用美國人的話來說,就是現在美國不願意為中國在南海的行動背書。此外還有一些其他領域的合作,美國也在時時處處提防著中國。走出當前的安全困境,對話是非常必要的。對話是各個層級的,不光是兩國元首之間,還有政府的、兩軍的,以及深入到參謀部門的。

中美兩軍已有交流的機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避免摩擦碰撞,避免發生誤判。從交流來說,中美兩國還缺乏一定的戰略互信。戰略互信要通過各種對話、參加軍事演習等,進一步削減雙方的猜疑。這是雙方共有的問題。如果兩個大國真想合作的話,是有可為之處的。雖然有很多信任博客來書局方面的問題沒有解決,但通過交流管道進一步促進互信,便顯得很有必要。

美國現在有些力不從心的表現,但在表態上還是秉承一貫的強硬態勢。比如8月21日川普總統又宣布要向阿富汗增兵4000餘人。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美國川普政府也試圖顯示自己的能力,加強跟日本的合作,但其政策的效果,不論是顯示武力,還是動用經濟制裁,顯然不是十分有效和明顯。

在中東,美國拉幫結夥,更顯示出其政策的急功近利。在南亞不斷強化與印度的關係等,特別是在安全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密。這些舉動都是美國按其慣性思維行事,而其能力已遠不如過去。這體現了美國目前戰略和能力兩張皮:戰略咄咄逼人,能力已大幅下降。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對美國來說是危險的表現,讓如此眾多的士兵重上戰場。美國也可能魯莽行事,轉移國內危機,因此,相應國家和地區對此要保持高度警惕。(全文見中時電子報)(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兼軍控與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旺報)
E5A55552F5648283
arrow
arrow

    dwightt7dq2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